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蔬菜信息 >> 内容

【封面人物】新农人马铁民:种菜有方 生菜有道

时间:2014/5/14 18:07:53 点击:

坐在肯德基餐厅里,你或许很难想象,手中汉堡包中的生菜全部来自一家总部在青岛的公司。作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浩丰集团的蔬菜主要供应外销 ,所以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但在国外同行和很多大公司看来,浩丰已然是一家很有特色且富有吸引力的中国蔬菜公司。


全国唯一能够365天均衡供应结球生菜的公司,其结球生菜的种植技术、研发水平、生产规模、年出口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当初如何对农业产生浓厚兴趣?马铁民是用什么模式做农业的呢?


外企启蒙出的农业青年

做农业、当农场主,近几年来十分流行,而这股风的背后,是很多外行人的惨败和撤离。对于马铁民来说,做农业在当初或许是一股“危险的冲动”,但如今显然成了他的生活。


早在19世纪90年代末,很多外资企业开始试水中国市场,但因为理念太超前、市场接受不了而失败。但是这些有着先进理念的外企却启蒙了一批懂农业、懂技术的农业青年。马铁民就是其中之一 。


马铁民是青岛莱西人。1999年,他自费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专业学习结束,被莱西市一家新加坡的蔬菜公司聘用,并在那里工作了3年,从普通的技术员工做到行政部经理的职位 。


“这3年,改变了我,也让我决定走向农业这条路。”马铁民回忆,这家外企拥有自己的理念,坚持要把国外的先进种植方式理念意识“照搬”到中国来——他们对蔬菜的规格、外观要求严格,内在品质则必须可以追溯,比如蔬菜生长期间浇了多少水,施了多少肥,用了多少农药,都实行严格控制 ,且每次都要配好比例,并做好记录。在当时简直算是“严格至极”的种植管理。


然而,当时中国农民对于规范生产的意识非常淡薄,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认知更是“无所谓”的态度。公司把新品种放给村民,要求他们用新方法去种植,一村民无法理解公司的做法,干活干得不情不愿,而且一旦因为天气等原因,产量受损,村民就会找公司索赔,矛盾频发。


夹在公司高层和村民之间,马铁民直言“内心十分矛盾,非常累”。2002年,这家外资企业因无法适应市场而无奈撤离。失去工作的马铁民并不是简单地再次求职,而是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生产高端农产品的路子没有错,错的是经营方法,我要干就全部租地自营,不让农户分散种植,保证蔬菜的品质。只要遵循市场规律,应该没问题。”没想太多,马铁民毅然婉拒了其他求职机会 ,筹集40万元资金在莱西夏格庄镇租了30多亩地,注册了凯丰有机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旅。


市场逼出来的“冷门”选择

如今的马铁民回忆起创业初期,感慨地说“其实很危险,差点就死掉了,都是被市场给逼出来的”。这一年,马铁民用筹集的资金精心引进了白萝卜、结球生菜、西兰花 、土豆等7个品种,全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农场化运作。销售的时候,问题来了。


“在外企时 ,蔬菜主要用于外销,我们只管种菜,基本不用考虑卖菜的问题。而创业后情况就不同了,我们需要自己去找市场了。”这种转变让马铁民有点措手不及。虽然之前积累了很多人脉,但那年农产品价格异常低廉,7个品种中有6个品种无人问津。“我们把蔬菜拉到城阳蔬菜批发市场,向路人展示种植方法和农事记录等,但老百姓根本不管,只关心价格高低。”最终,蔬菜只能赔本销售。


情急之中马铁民突然想到以前在新加坡公司有个同事,在上海一家公司负责给肯德基采购生菜。接到电话后,他到马铁民的基地进行了查看,最终决定80多亩100多吨生菜全部收购,每吨价格4200元,这让马铁民喜出望外,这一年他靠生菜赚到了10多万元。


不仅如此,善于观察的马铁民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商机。这个朋友所在的公司全年给肯德基采购生菜,一年用量达到3500吨,因为用温室大棚种植影响生菜的口感,单靠露天种植还没人能做到全年供应,这家公司要在不同季节到全国不同地区采购生菜。


“样样做不如一样精”,马铁民决定以后只种生菜,并且到外省建立基地,实现全年365天供应把产业做大。“这是很多有实力的种植企业没敢干的事,我的亲戚朋友都劝我,但我觉得能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结球生菜的销售格外顺利。肯德基相关负责人看了马铁民种植的80亩生菜后很惊讶,因为这样大规模规范种植蔬菜在当时国内十分少见,而他们正是需要这样的结球生菜。很顺利地,他们买下了全部生菜。


“365天种菜 365天卖菜”

经此一役,马铁民已经深知市场销售的重要性,从此确定了“以销定产”的思路。方向确定了,公司逐渐进入良性发展。2006年,凯丰与香港永信投资合资成立浩丰集团,凯丰控股。资本的注人,使公司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


马铁民很早就提出了“从种子到餐桌的绿色”的公司理念,这一理念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一,作为源头,种子是蔬菜行业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食品安全和质量都是不可逆的,如果种子没有选好,后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其二,浩丰要做的,是从种子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以保证蔬菜的品质。


在马铁民身上,有个很“闪亮”的特征是,同样的事情,他会做出创新、玩出花样。浩丰最成功的模式是“周年供应模式”,意思就是一年365天大批量、不间断、持续均衡供应蔬菜。咋做到呢?马铁民跑遍全国,在福建、上海、山东、西安、河北五地选址建起了12处自有示范基地,由于每个基地气候不同,蔬菜播种、育苗、种植、采收时间都不一样,这些相隔千里的基地就形成了一个周年供应的“蔬菜生产线”——种菜、采收、销售三环节循环不断。


在全国各地开分公司或者分店,和在全国各地办农村合作社,其操作难度绝非同一个概念。大跨度管理、农民的素质跟不上等诸多问题,难住了很多同行企业,而浩丰仍然是国内唯一一家在全国实现周年供应的企业。


马铁民坦言,在员工眼里,自己很可能是一个严格甚至有些严厉的老板 。但让他自豪的是,这么多年来,公司员工的流动性很小,而且多数管理层都是农学专业出身的大学生 。他经常向员工传达一种理念:要用责任做农业,用良心做食品。


“绿行者”带来的变化

让马铁民颇为自豪的是,公司基地落户的地方,会因为浩丰的到来带动当地区域明显的经济变化。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尚义县从前经济落后、种植结构单一 ,主要以种植胡麻和油麦为主,村民收人很低。浩丰农业基地入驻之后,尚义县竟在几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绿色蔬菜基地之一 ,同时也成为河北省重要的出口基地,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期间,浩丰成功入选奥运餐饮供应企业,出色完成了奥运核心区域的蔬菜供应任务,而供应奥运的蔬菜就来自尚义县蔬菜基地。


在基地的管理模式上,最近几年也出现了变化 。浩丰开始尝试着把种子放给很多在基地打过工的农民,这也就回到了10年前外资企业的做法。“之所以敢这样做了,是因为这10年来,中国农民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在浩丰基地打过工的农民,他们变得容易接受新品种,认可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方式。”马铁民说。


谈及公司发展中的难题,马铁民直言是人才的短缺。早在5年前,马铁民就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保持公司高增长,就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 、加工自动化、管理系统化”,而这需要整个基地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


“几千年来,莘莘学子读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这种观念长期以来根深蒂固,很多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坐在办公室里搞文案工作,也不愿到基层历练。其实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了。”马铁民说,目前,浩丰所有基地已经实现自动化施肥,植保、中耕几乎都不需要人力了。“将来年轻人管理农场,工作时只需开着有空调的拖拉机或者只需要在电脑上操作,轻松、舒适,只需要懂技术。”


经过12年的艰辛奋斗,浩丰集团目前已拥有12处自有核心示范基地、近2万亩的蔬菜种植规模、4处共2万多平方米的国际现代鲜切加工车间,带动8万亩蔬菜合作基地,40多个蔬菜品种供给全球 20多个国家。


2008年以来,开始注重内销的马铁民创建了新鲜、健康蔬果品牌“绿行者”,给上海、青岛等地近百家超市供货。最近,被誉为“生菜王子”的马铁民正忙着搭建浩丰的果蔬物联网系统,在他看来,农业这条路还有很远很远……


关于大跨度管理

记者:在5个城市有12个核心示范基地,管理难度显然很大,您是怎么操作的?


马铁民:如工业一样“流水线化”。农场要想管理好,尤其是中国的农场,必须像工厂一样,用国际化专业标准流程来管理。而要做农业产业化,需要管理得非常细致,放羊式的松散化管理肯定不行、所有事情都要建立在可控范围内。


记者:具体怎么落实?


马铁民:我们在每个基地配备了管理人员,施行标准化流程,每道工序都可追溯,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规则。由于12个基地中的每一个基地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不可完全照搬复制 ,必须因地制宜。


关于责任

记者:现在食品安全问题是公众高度关注的,做农业其实风险很大,您有这种感觉吗?


马铁民:是的,不过对我们来说,因为从种子开始就都是公司控制的质量,对此我还比较放心。


记者: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您怎么看?


马铁民:中国农业市场可改良和挖掘的潜力巨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与二三产相比,在产业化方面落后很多,需要一批人来改变。我一直告诉员工,做农业有着比经商赚钱更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企业价值,如果浩丰能贡献一点力量,我们将深以为傲。

文/图/记者 刘姝婷 记者 陆金星

记者手记

“五四”青年节之际,第20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结果出炉,其中三位入选者来自青岛。著名影视演员黄晓明自然是众人皆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蛟龙”号潜航员傅文韬也引发了公众的好奇,但多数人不太知道,浩丰果蔬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铁民是干什么的。


这个公司似乎并不出名,但如果你得知“在全山东省内所有肯德基和必胜客中你吃到的结球生菜(编者注:又称圆生菜)都是浩丰果蔬农业合作社生产的”,你一定会跟我一样惊讶。


没错,这绝对属于农业界的“隐形冠军”。浩丰果蔬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在全国5个省市发展标准化基地12处,直营面积2万多亩,是全国最大、也是目前唯一能够365天均衡供应结球生菜的人,结球生菜的种植技术、研发水平、生产规模、年出口量等,均居全国第一。


但拥有这么牛的成绩,马铁民并没有骄傲。“认识很多年的朋友,只知道我是做农业的,都不知道我具体做到什么程度。”或许是他的性格使然,也或许与其公司的服务理念相关,若不做到尽善尽美,马铁民就总会觉得“不够好”。


“从种子到餐桌的绿色”,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这是很多人内心的夙愿,也是马铁民从创业初期就秉承的理念。为了掌握蔬菜业最新、最前沿的国际形势,他先后多次赴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蔬菜基地、批发市场、加工车间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并定期组织员工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打造出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生产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管理人员。


为了拍摄封面照片,我们驱车到城阳区的浩丰果蔬农业基地。聊了一路的马铁民之前显然还是拘束了,因为他一站到田地里,似乎就变了模样——放松、开怀,很自然的笑容,或许还有看到自家基地里健康绿色蔬菜的一种满足和成就感。


在春日徐徐的微风中,我看到“新农人”马铁民眼神中的那份坚定,也似乎看到了中国农业漫长转型之路上的希望之光。(记者 刘姝婷)

 来源: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
相关文章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