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黄瓜病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
据区中心植保科对蔬菜测报点及重点蔬菜园艺场和部分蔬菜种植户田块调查,松江区保护地栽培黄瓜的病害发生情况如下:
一、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春节前后多雨寡照,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2℃,不利于作物发育,利于病害发生。我区多数黄瓜迟播、迟栽,加上科学的栽培管理,避开阴雨天移栽,使病害总体情况较往年呈偏轻趋势。但仍会有个别园艺场选择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早春茬黄瓜,相应会对种植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早春天气,26-27号有寒潮来袭,不利于黄瓜的生长,更给管理带来了难度,加之昼夜温差大,易引发黄瓜霜霉病的侵染和流行。经调查,早春茬黄瓜种植大棚内,霜霉病和灰霉病已提前进入发病盛期。
据中央天气预报,未来10-20天,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气温与常年相近。历史上多数年份的4~5月间都是有利于黄瓜霜霉病、菌核病、疫病、白粉病的发生与流行,尤其在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偏多时,更会助长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望各生产单位和各镇植保员加强田间巡回调查,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二、发生情况
黄瓜霜霉病属中等偏重发生,黄瓜菌核病属中等偏轻发生,黄瓜白粉病属中等发生年,黄瓜病毒病属中等发生年,黄瓜炭疽病属中等偏轻发生年,黄瓜疫病属中等发生年,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中等发生年,黄瓜灰霉病属中等偏轻发生年,黄瓜蔓枯病属中等偏轻发生年。
(一)黄瓜霜霉病
今年黄瓜霜霉病始见期为2月中旬,目前全区黄瓜霜霉病株发病率0%~82%,平均株发病率16%,比2019年同期病情平均株发病率9%偏重,4月下旬随着温度的上升,平均株发病率会快速上升。
(二)黄瓜菌核病
今年黄瓜菌核病始见期为3月15日,比2019年早3天。全区黄瓜菌核病目前株发病率0~5%,平均株发病率2%,今年与去年同期持平。
(三)黄瓜白粉病
当前由于黄瓜晚播的面积较大,多数保护地栽培黄瓜的生育期还没有进入白粉病的感病生育期,只在早茬黄瓜上有零星发生。
(四)黄瓜病毒病
今年黄瓜病毒病始见期为3月12日,比2019年早3天。全区黄瓜病毒病目前发病率0~3%,平均株发病率1%,今年与去年同期持平。
(五)黄瓜炭疽病
当前由于黄瓜晚播的面积较大,多数保护地栽培黄瓜的生育期还没有进入炭疽病的感病生育期,只在早茬黄瓜上有零星发生。切忌浇水后闷棚、加强大棚种植管理。
(六)黄瓜疫病
当前由于黄瓜晚播的面积较大,多数保护地栽培黄瓜的生育期还没有进入疫病的感病生育期,只在早茬黄瓜上有零星发生。预计5月上旬开始进入发病始盛期。
(七)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常年与黄瓜霜霉病同期发生(略偏晚5~7天),目前查见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只在早茬黄瓜上有零星发生。
(八)黄瓜灰霉病
今年黄瓜灰霉病始见期2月中旬。目前黄瓜灰霉病株发病率0%~62%,平均株发病率12%,比2019年同期平均株发病3%偏重,4月下旬随着温度的上升,平均株发病率会快速上升。
(九)黄瓜蔓枯病
黄瓜蔓枯病喜高温高湿,目前还没有发病,大多还处于潜伏期。
三、防治意见
为控制病害的发生,要注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适时通风换气,综合运用各项防治措施,适期用药预防。
(一)施肥、浇水尽量采用小水小肥,不要大水漫灌,当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2~15℃时,不要全部关闭棚室,要留通风口,以利于降湿控制发病。
(二)及时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敞,防止突下阵雨时积水受淹,引发病害。
(三)定期整技,摘除老、病叶,每5~7天一次,减少田间菌源和易引发病的感病老叶,并带出田外深埋。
(四)常规化学防治
1、黄瓜霜霉病、疫病:在始见和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800~1500倍;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银法利)500~800倍;47%春雷·王铜(2%春雷+45%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800~1000倍,均匀喷雾。
2、黄瓜菌核病、灰霉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凯泽)1000~1500倍;2亿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50~250克/亩;30%吡唑·啶酰菌悬浮剂(津奇)50~70毫升/亩,均匀喷雾。
3、黄瓜白粉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800~1500倍;1000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1%蛇床子素微乳剂(三保奥思)150-180毫升/亩,均匀喷雾。
4、黄瓜病毒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天用药防治一次,8%宁南霉素水剂75~100毫升/亩,均匀喷雾,同时注意防治蚜虫。
5、黄瓜炭疽病:在发生初期开始,每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800~1500倍,均匀喷雾。
6、黄瓜蔓枯病:查到发病株对病茎用250克/升嘧菌酯200~300倍涂茎。
为防止过多过频用药,请合理选用农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注意病害兼治,降低用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