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交易平台作用,扩大市郊蔬菜销售
唐杏根
(上海江扬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蔬菜大流通的形成,每天,外省市的根茎类、甘蓝类、茄果类、瓜豆类等蔬菜源源不断供应上海市场,但唯有绿叶菜由于采收后难于保鲜等特性不能长途运输,故只能在本市郊区生产。而上海市民历来就有食用绿叶菜尤其是青菜、小白菜和鸡毛菜等品种的喜好,市民当中流传的“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的调侃语,足见市民对绿叶菜的青睐程度。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绿叶菜价格又是诸多蔬菜品种价格变化的风向标,只要绿叶菜价格上涨,其他蔬菜品种的价格就会不同程度地跟着上涨;一旦绿叶菜价格下跌,其他蔬菜品种的价格也会跟着下跌。为此,绿叶菜在诸多蔬菜品种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市郊农民经过长年的积累,有一整套在不同时段种植绿叶菜的经验和技能,市郊农民精心种植的绿叶菜为丰富市民菜篮子,满足市民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绿叶菜已成为市郊蔬菜中的当家品种。作为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及本市目前最大的郊菜集散地的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我们已接纳了宝山、嘉定、崇明、青浦、浦东等区县生产的蔬菜。我们以“高效流通为农民,安全诚信为市民”的经营理念,规范市场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为市郊菜农提供快速、便捷的交易平台,全力协助郊区菜农在我市场销售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的销售,切实履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职责。现在就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行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积极配合宝山区农委推进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和销售
我们市场地处宝山区杨行镇。宝山区种植蔬菜有悠久的历史,其精心培育的“宝杨黄瓜”、“江丰茄子”等优良品种在上海蔬菜行业闻名遐迩。2008年,宝山区农委针对本区蔬菜规模小,基本以散户种植为主难于管理和营销水平较低,时有发生卖难价低等不适应现代化及市场大流通的现状,审时度势,提出了化2-3年时间,把全区菜农组织起来,组建成28-30个农村合作社或农场,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和营销的目标。当我们得知这一信息后,即与宝山区农委取得联系,主动上门表明我们市场全力支持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和营销的态度,愿意开辟绿色通道,方便其销售。经过与宝山区农委协商,我们签订了《蔬菜产销意向书》。2009年,我市场与宝山区罗店镇率先成立的五个农村合作社(农场)签订了《蔬菜产销协议书》,将五个合作社作为市场的蔬菜基地,对其实行“三优先,一优惠”政策,即五个合作社的蔬菜可以优先进入市场,优先安排销售仓位,优先安排市场员工协助销售;对交易管理费的收取优惠1%。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做到共享。同时,为了提高该五个合作社生产的蔬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在销售席位特别紧张的情况下,特地腾出四个固定的席位,悬挂了醒目的店招,作为他们的销售专仓,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一年多来,运行情况总体良好,得到了区农委的肯定。
二、建立蔬菜种植、销售、价格等信息互通机制
在现代社会,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农业合作社以及菜农想了解每天的蔬菜销售及价格等信息,而我们市场也迫切希望了解市郊的蔬菜生产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等信息,千家万户散户种植蔬菜的状况,使我们无法做到信息互通。自宝山区推行蔬菜规模化种植和销售后,我们建立了各类蔬菜信息互通机制,每天上午,我们市场利用短信平台,将昨天下午至晚间的主要蔬菜品种的成交价格发送到每个合作社和市、区、镇主管蔬菜生产的相关领导。宝山区菜办也会把该区各乡镇的蔬菜各品种的现有面积及播种情况,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又通过互联网,每天把我市场蔬菜诸品种的成交及价格信息传送给市农委信息中心。我们的工作体会是:蔬菜生产和销售信息及时、准确的互通,有利于蔬菜生产的结构调整;有利于菜农种植蔬菜的适时采收与销售,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市场蔬菜货源的掌控,以便稳定销售和扩大销售。
三、适时调整交易时间,方便市郊蔬菜销售
以往,批发市场考虑到外省市客菜进入市场的时间一般都在上半夜,同时,为了方便采购商采购好蔬菜运至集贸市场即可开展零售等实际情况,往往把开秤交易时间安排在深夜零时以后。而市郊菜农白天要忙于播种、采收和田间管理,等到天黑后,又要将采收好的蔬菜运往批发市场等待交易,直至天亮交易完毕后才能回家。如果只有一天是这样的劳作,也许尚可克服,关键是天天如此,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菜农身心疲惫。当我们在市场调研中发现,随着上海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市民早晨选购蔬菜的习惯逐步转变为下班后采购,而且比例正在不断增加。为了减轻市郊菜农的辛劳,也为了让市民能吃到更加新鲜的绿叶菜乃至其他蔬菜,我们将每天的开秤交易时间提前至中午12时。虽然开秤交易时间的提前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部分客菜经营户的销售(因为到货时间较晚),但看到市郊菜农能在短时间内销售完所运至市场的各类蔬菜,天黑之前即可回家的场景,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省市客菜也逐步提前了到货时间。
四、注重采购商队伍的培育、壮大和结构调整
蔬菜作为特殊鲜活商品,市民每天都有消费需求,但消费量又是相对稳定的。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进入我市场的各类蔬菜能顺畅地销售出去,并能卖个好价格,关键在于进入市场采购商的多少以及采购量的大小。我市场十分注重采购商队伍的培育、壮大和结构调整。我们一方面经常分赴各区的集贸市场和标准化市场,对销售蔬菜的零售商广泛宣传,吸纳他们进入我市场采购,另一方面,对市场周边的大型厂矿企业,学校、部队等单位的食堂做工作,组织他们来我市场采购蔬菜及其他副食品。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市民喜欢到超市、大卖场选购蔬菜,而这些蔬菜基本上都由配送公司配送,为了能吸引配送公司进驻市场采购蔬菜及其他副食品,我们专门建造了5000㎡房屋,低价位租给配送公司,让他们有一个挑选、加工蔬菜的场所,目前,我们已吸引了五家配送公司,他们都是采购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的大户。由于我们有一支稳定的且质量相对较高的采购商队伍,每天1500吨至2000吨的蔬菜基本都能销完,尤其是市郊蔬菜每天没有销剩的。
五、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确保蔬菜安全卫生
市民在选购绿叶菜时的心态是既“爱”又“怕”,爱,是因为喜欢食用;怕,是因为害怕有农药残留,食用后影响身心健康。绿叶菜的质量好差直接决定了销路。我们市场历来十分重视蔬菜质量的安全监管,化巨资建立了检测中心,并取得了市技监局的计量认证。我们对进入市场的各类蔬菜品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经检测发现的农药残留超的蔬菜按法律、法规等规定进行处置,不得在市场内销售。高温、高湿季节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段,也是喷撒农药较多的时段,我们一方面向菜农宣传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将绿叶菜作为重点监管商品,增加检测批次,增加监测覆盖面。从今年四月一日起,我们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蔬菜进入市场必须持有“两证”的规定,对一时“两证"不全的蔬菜,必须经检测显示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近年来,由于市、区、镇、村各级领导的重视,各项监管措施到位,市郊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大为减少(据我市场检测数据显示,2010年1至8月市郊蔬菜总的合格率为99.7%),从源头上保障了蔬菜质量的安全、卫生,为我们市场扩大销路奠定了扎实的质量基础。
六、提供多项保鲜条件,力保绿叶菜新鲜
延长绿叶菜的保鲜和保质时间,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条件之一。部分绿叶菜最经济的保鲜方法,即在采收后着水。由于我市场开秤时间提前至下午,一部分绿叶菜虽然着过水,但在运输途中经太阳照射会蒸发或沥干,一旦失水会影响绿叶菜质量,在盛夏酷暑季节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为了解决绿叶菜的失水问题,我们市场免费给菜农提供自来水,让他们在销售前给绿叶菜再次喷淋;对草头、豆苗等自己容易发热的绿叶菜,我们考虑到一旦销售时间过长,会影响质量的实际情况,故允许菜农在销售前把这些菜散摊在水泥地上。为满足菜农和采购商对绿叶菜使用冰块保鲜的需求,市场开设了制冰销售部,平时每天销售5吨左右的制冰,一到高温季节,制冰供应量翻倍。市场还提供冷库服务。由于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鲜条件,市场内的绿叶菜鲜嫩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采购商纷至沓来,离我市场路途较远的浙江杭州、江苏太仓等地的采购商也开着卡车来市场采购市郊生产的绿叶菜。
多年来,我们为市郊蔬菜的销售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各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为市郊菜农提供高效、便捷的交易平台,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将再接再厉,认真总结经验,创新营销手段,改善管理和服务,扩大规模化种植的基地建设,为市郊蔬菜的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做出我们的贡献。
.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