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媒体转载 >> 内容

专家眼中的食用菌消费安全

时间:2016/3/12 9:51:07 点击:

当您挎着菜篮子,想去市场上采购一些美味的香菇、木耳时,一想起“蘑菇被漂白”、“蘑菇被染色”、“可富集重金属”等传言,是不是就望而却步了?那么这些关于食用菌的传言究竟科不科学?食用菌在栽培和流通环节,都可能存在哪些质量安全风险?政府部门在管理食用菌的质量安全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作为消费者,对于一些传闻应报有什么态度去审视和评价,又如何简单地辨别挑选食用菌呢?

食用菌有不同生产特性

食用菌与绿色植物不同,生长既不依赖化肥,也不依赖农药,主要营养来源于栽培基质——农林废弃物,这就要求食用菌栽培需要应用无菌操作技术,在各类设施内进行生产。在生产实践中,几乎无人会直接在菇体上使用农药。将经重金属污染的秸秆用于食用菌栽培,也不太现实。因此,食用菌的栽培可以达到完全的安全生产。

那么,在流通环节中的违法和违规操作,会不会造成食用菌的质量安全问题呢?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主任周昌艳告诉记者:“从近年来的例行监测结果来看,食用菌是相对安全的食物。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没有发现有毒有害的添加物。例如,对于公众较为关切的漂白、增白问题,我们会进行日常检测。要让食用菌显得更白,需要用焦亚硫酸钠、硫磺等处理,对此,我们对二氧化硫这一指标进行检测。目前检测了很多产品,基本没有发现二氧化硫的残留。另外,对于有增白效果的荧光增白剂,在近三年的农业部例行监测中均未发现。事实上,只要按照规范进行生产、操作,都不会出现相关指标超标的情况。有的加工厂,可能会将食用菌放置的时间较长,保存不当,因此进行非法添加处理,导致某些指标超标。”

相关话题应理性看待

2015年5月,一篇名为《蘑菇还是少吃一点吧》的文章指出,一名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真菌的博士说,蘑菇对铅、汞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最多可达到100多倍。然而,事后经多家机构、媒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并没有发现重金属超标问题。

“在传闻中,还提到将蘑菇种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地区,发现了富集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报道说,用塑料能种出蘑菇。事实上,这是一种概念上的混淆,将蘑菇与真菌混同起来了。很多真菌在恶劣的状态下都能生长,而且部分会富集重金属。但我们通常所说的‘蘑菇’,只是真菌大类中的一种,是可食用的,所以也叫‘食用菌’。食用菌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并不强。”周昌艳说。

    此外,谈到如何正确看待一些风险物质的“残留”时,周昌艳说表示:“甲醛、二氧化硫等物质,本身就是蘑菇众多代谢产物之一,因此,从食用菌上检测到微量存在的甲醛或二氧化硫是一种正常现象。一系列的科学文献、报道都证明,只要这些成分是微量的、内源的,且在正常范畴内,那么安全性就没有问题。比如中国向日本出口香菇,制定鲜香菇的甲醛限量标准为63mg/kg,干香菇中甲醛的限量标准为300mg/kg,在这个标准范围内的,日本都接受进口。”

消费者应如何应对?

周昌艳介绍说,作为一个消费者,去市场上挑选食用菌,应首选形态完整、较干燥的食用菌。因为对于食用菌而言,湿漉漉的意味着水分增加,是不利于保存的。其次,选择时不要过于追求外表颜色。例如挑选白色系的蘑菇时只要是正常的白色就可以了,不要追求非常白。第三,购买时,可以观察食用菌表面的划痕是什么颜色的。“食用菌有一个特点,若外表有些微的划痕,就会发生‘褐变’。在实际的采收、储藏、运输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磕碰,食用菌的表皮又比较脆弱,多半会留有一些划痕。如果划痕处有印记,颜色发生了改变,就是正常的,一般说来就是没有经过太多的处理。如果划痕处的颜色与菇体的颜色一样,那么就有可能是经过了一些增白处理的。”

 来源:农民日报
相关文章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