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媒体转载 >> 内容

让果园菜棚拥有专属“气象站”

时间:2014/9/18 10:25:41 点击:

本报记者 刘强

9月1日,河北省黄骅市羊三木乡辛庄村,记者站在当地冬枣种植大户韩秀华的冬枣地里,放眼望正在逐步成熟的白红相间的颗颗冬枣,挂满枣树。韩秀华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他告诉记者:去年天气不好,冬枣亩产只有2000斤,今年天气比去年好,加上“协会”的服务精细到位,估计亩产能达到六七千斤,一亩冬枣纯收入能有个七八千元。

韩秀华说的协会全称叫做“黄骅市农业防灾与新技术推广协会”,成立于2013年6月,其前身是当地的“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由当地气象部门牵头,整合农业、林业、畜牧、海水养殖等部门的技术骨干、专家以及部分种养大户而成,现有技术骨干和专家10人,会员328人。“从2014年开始,沧州选取该‘协会’为黄骅市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的承载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并以此来探索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或利用市场机制拓展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黄骅市气象局局长李文君说。

刘贤召是黄骅市林业局冬枣技术站站长,是“协会”的专家之一,他介绍:从进入夏季开始,最需要为冬枣种植户提供好服务的就是要把握好两次“绑缚”时间,即在风雨天气来临之前,提前用杆棍加固冬枣枝蔓,以防止树枝折断或落枣,大体时间分别在7月底和8月底。而现在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防止冬枣因连阴雨而发生裂果和霉烂,也就是说,在得到气象部门有较大降雨的预报后,要让枣农抢摘。

而吕桥镇孙正庄村的王秀德对气象为农服务更是称赞有加。他说:今年8月份村里降了一场雨,气象部门及时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瑞雨”普降到了村里8000亩的土地上,当地农民一算账,自己都吓了一跳,“以雨后亩增产玉米500斤600元计算,一场雨下了480万元。”王秀德是当地的种粮大户,承包了3000多亩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协会”专家帮其进行玉米种植新技术“一穴双种”的推广,使得一亩玉米株数由以前的4000株增加到了5000株,从而以增密的方式达到增产和增加抗倒伏能力的效果,玉米亩产预计能达到1400~1600斤。

与种粮食喜欢多降雨不同的是,海水养殖却最怕连阴雨天气,因为这会导致海水鱼虾的大量发病。蔡建洪,是南排河镇海水原良种繁育中心主任,该繁育中心有育苗和养殖两大业务,其中养殖水面4000亩,主要是南美白对虾,育苗则有白对虾、东方虾、日本对虾、梭鱼、梭子蟹等。目前“协会”的所有天气预报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里发到蔡建洪等养殖户的手机上,降雨信息至少提前两天预报,而且准确率很高。在得到下雨的预报后,蔡建洪就会及时组织养殖户备好养殖用水,备好相应的药物,以通过增加水位、合理投放防病药物来达到降低鱼虾发病率的目的。

唐山市丰南区是当地有名的大棚蔬菜之乡,全县棚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除了将全区72家种养大户纳入气象数据库,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外,我们气象部门还特意选择了一个棚菜种植点作为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标杆’,这个‘标杆’就是丰南区惠丰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丰南区气象局局长王爱君说。

惠丰高效生态农业园区现有温室1000多个,其中有600多个蔬菜温室,以种番茄、青椒、豆角、芹菜为主,此外还有236个果树温室、33个花卉苗木温室、12个蛋鸭养殖温室等。9月2日,在大雨过后还在继续的沥沥小雨之中,记者踩着泥泞来到了园区。

舒仲光,天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该合作社由8位农民组成,以大户形式进入园区建设了54座大棚,以番茄、辣椒等蔬菜为主,此外还有甜瓜、油桃、葡萄等。合作社办公室的旁边就是气象为农服务的一个办公点,记者在办公点的墙上看到了各类科普资料,其中有番茄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青椒疫病防治、螨虫防治等内容。当地气象部门设立的小型气候观测站就设在正在给辣椒育苗的大棚里,气候观测仪上实时显示着大棚里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辣椒苗短粗而又结实地在生长。

舒仲光说,大棚种植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所以更需要气象部门的直通服务。就拿雾霾天来说,好像感觉主要影响的是城里人的生活质量,其实雾霾天由于光照严重不足会影响到蔬菜育苗,使得苗期分化不好,所以在气象部门提供雾霾发生的预警后,就要开启补光灯以促进小苗生长。还有冬天下雪,因为雪会破坏棚室顶上的保温被,所以在得到降雪的预报后,就要及时拉下保温被上面的雪膜。

据舒仲光计算,在有气象服务的条件下,大棚蔬菜一茬至少增效20%,以番茄为例,一个大棚一茬可产6000公斤,纯收入1万元,一年两茬番茄,一个大棚纯收入可达2万元。

在做好对惠丰生态园区“点”上服务的同时,丰南区气象局还在“面”上下了功夫,位于城区的气象科普主题公园就是服务“面”上的一个明证。该主题公园包括公园主题墙、气象科普书籍、气象科普和灾害防御及法律法规宣传展板、气象名人简介展板、气象文化石及雕塑等,年参观人数万余人次,参观人员类型除了城区里的居民、学生外,还有大量的农民和农民工。“气象直通式服务就是要把气象信息、知识真正送到农民的家里和地里。”王爱君说。

 来源:农民日报
相关文章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