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蔬菜集锦 >> 媒体转载 >> 内容

2020年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联盟联席会议

时间:2020/9/3 8:48:59 点击:


  名字很长,有点拗口,其实就是长三角一市三省召开的一个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区域内现代农业发展。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底安徽在上海举办上海农交会,期间一市三省成立了一个组织: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

  联盟由沪苏浙皖农业农村部门发起成立,是一个推动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跨区域合作组织。当时,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被确定为首届轮值理事长单位。

  

  今天这个会,就是安徽作为东道主,邀请联盟里的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盘点联盟成立半年来的成效,谋划下一步工作。会议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签订的四个框架协议。即:

  农产品加工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蔬菜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生猪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设施农业装备合作框架协议

  一口气签订了4个区域协作协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市三省农业农村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最新举措,也为下一阶段区域内农业协作发展划定了重点。

  农产品加工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记者了解到,框架协议明确提出,将联合组建长三角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联盟,建立长三角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信息服务平台,依托一市三省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自身特点,以解决企业、产业发展瓶颈及关键共性问题为目标,一市三省协同创新科技发展。

  这个对安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利好。要知道,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短板在加工,潜力也在加工。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科技创新不足,技术支撑不够强。而根据这个框架协议,要“以解决企业、产业发展瓶颈及关键共性问题为目标”,协同创新科技发展。安徽的加工企业可以借助更多更强的“外脑”,解决制约产业升级的技术问题。

  蔬菜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安徽是蔬菜生产大省,特别是和县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称号。安徽蔬菜在长三角地区市场也很大。而上海、江苏和浙江对优质蔬菜的需求也逐年扩大,合作空间很大。

  根据这个框架协议,一市三省将推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市场一体化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推进长三角蔬菜物流基地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探索推进物流体系一体化建设,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构建高效合作机制,促进蔬菜产品流通,搭建产销交流合作平台。

  

  还要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开展一市三省基地互认,高质量建设一批蔬菜外延供应基地。共同推进长三角基地绿色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品带标带码上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一句话,安徽蔬菜产业迎来更加统一和开放的市场。当然,也面临着更高的品质要求。

  为此,框架协议还提出,要推进技术创新合作,建立长三角蔬菜产业专家库。联合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这意味着,安徽蔬菜产业可以借助整个区域的力量加快升级步伐。

  生猪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记者了解到,按协议区域内将联合组建养猪行业专家库,推进优质生猪基地建设,组织区域品牌互认,加强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

  专家库会开展重大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非洲猪瘟防控等实用技术推广。基地建设上,提出以一市三省的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为重点,帮助会员企业建设一批优质生猪基地,大力发展绿色、规模化养猪业。采取共建共享模式,推动开展一市三省基地互认,高质量建设一批生猪外延供应基地。

  猪肉是生鲜产品,根据这个协议,区域内会以产地为依托,打造一批生鲜肉物流园区。加强一市三省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开展直销连锁配送,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也就是说,长三角这个区域内,大家“有福同享”,完全可以一块儿“大口吃肉”。

  

  设施农业装备合作框架协议

  现代农业越发展,设施农业就越发达。根据框架协议,一市三省将共同编制《长三角区域设施农业装备行业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建议书,联合筹建“长三角区域设施农业装备产业联盟”,提升合作能级,加快长三角区域设施农业一体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还将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设施农业行业团体标准互认共享。

  相信有了这四个框架协议,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会迎来更大动力。

  来源:安徽日报 

 来源: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
  • 上海蔬菜经济信息网(www.vera.sh.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网络支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网络部

    沪ICP备2023003099号-2